明正德/高7.7厘米口横24.5厘米口纵15.2厘米足横23.5厘米足纵14.5厘米盆呈长方体形,四壁略斜收,下承以六足。通体素三彩装饰。施以黄、绿、紫三色低温釉,外壁紫地折枝蔓草纹装饰。口沿下自右向左署青花楷体“正德年制”四字横排款,外围青花双重长方框。透过紫彩看到的青花款识发蓝黑色。素三彩瓷器始烧于明代成化时期,正德、嘉靖、万历、崇祯各朝均有烧造,其中以正德官窑制品因釉彩搭配的最为协调而受到的评价最高。明正德/高6.6厘米口径16.2厘米足径6.5厘米碗撇口,弧壁,瘦底,圈足。无款。碗内及圈足内均施青白色釉。外壁施孔雀绿釉,近足处暗划仰莲瓣纹。此碗虽不署款识,但其典型的正德宫碗式造型和器足内施淡青白釉的特征表明其为正德御窑器。明代孔雀绿釉瓷器始烧于宣德御窑,以后各朝多有烧造,但以正德御窑产品质量最好。其釉色纯正,最受世人青睐。明正德/高3.4厘米口径17.7厘米足径10.4厘米盘撇口,浅弧壁,圈足。盘内施白釉,无纹饰。外壁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装饰。圈足内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正德年制”四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我国传统的主流青花瓷器是白釉青花瓷器。孔雀绿釉青花瓷器始烧于元代景德镇窑。其做法是先用青料在成型后的坯胎上描绘图案纹饰,用毛笔蘸白釉在有纹饰处薄薄涂一层,以遮盖纹饰,入窑经高温焙烧。然后施孔雀绿釉,再次入窑经中温焙烧而成。透过孔雀绿釉看到的青花图案呈蓝黑色。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盘是传统品种,创烧于明代宣德御窑,成化、正德御窑沿袭,但图案越来越简单。在孔雀绿釉的掩映下,鲭、鲌、鲤、鳜四条鱼好似悠闲地畅游于碧波之中,使人赏心悦目。明嘉靖/高54.2厘米口径25.2厘米足径30厘米罐唇口,短颈,溜肩,肩下渐敛,平底。罐外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缠枝莲纹,腹部绘海水云龙纹,间以灵芝托“寿”字。近底处绘勾云纹。附伞形盖,盖顶置圆珠纽。盖面绘云龙纹,间以“寿”字。罐颈部自右向左署青花楷体“大明嘉靖年制”六字横排款。此罐形体硕大,构图虽繁密,但层次分明,主题突出,青花发色纯正。据文献记载,嘉靖青花瓷所用青料系进口“回青”与国产“石子青”按照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混合料,其中每两回青加一钱石子青,谓之“上青”,用其描绘的青花瓷器,青花发色浓艳,蓝中微泛紫红色,时代特征鲜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yzz/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