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眼前此瓶,早先不叫“梅瓶”,用途也与“梅”无甚关係,而是酒器。不过并非没有先人发现它与花的相合,朱敦儒就是其中一位。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他不曾想饮乾后信手簪上梅花的酒瓶日后竟真成了花瓶,更料不到彼时高歌“清都山水郎”,老来自叹“江南今日衰翁”。

靖康元年,他轻拂衣袖,以“麋鹿之性,自乐閒旷,爵禄非所愿也”固辞了钦宗累招欲受的学官,同时挥别的还有雕车竞驻,宝马争驰的汴京。在回家乡洛阳途中,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借了三分醉意,再酿两盏乡愁,写下了这篇《鹧鸪天·西都作》。华丽天宫做官我也懒得去,只愿斜插梅花醉卧在洛阳故里。“梅”寓高洁,“慵归”一词尽显裘马轻狂,两种意象汇成一句,是清高自诩,是疏狂不减,颇具东坡之豪放,嘉轩之慷慨。

他是昔年洛中八俊之一,“向伊川雪夜,洛浦花朝,佔断狂游”,纵有经世之才亦不曾著眼看侯王。而那汴京城,秦楼拥楚馆,舞榭接歌台,留得住美人的红牙板,也填得住词客的十万八千梦,可管他玉楼和金阙,也挡不住城外的十万金兵。靖康二年二月,北宋灭亡,中原沦丧,朱敦儒的山林清梦破碎,万里烟尘,愁作一叶扁舟,辞乡去国。他离开洛阳,一度南逃,发出了“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的沉痛叩问。

后不得已而出仕,他却称自己是“乘兴随云作客”,并乐观地认为自己能整顿乾坤后再游蓬岛。然而朝堂风雨如晦,空耗他一腔热血十六载。一度重回清泉间归隐,然而复又再度被迫入世。洛阳城中映著招招酒旗,挑月担花,萧寺寻茶的山水郎,历国祚衰危、朝堂束缚,但心境却破而后立,更如其字“希真”,词作以浅白之语绘真切自然之境,自成“樵歌体”。任你命运拨弄,我自以素心纳之。

梅瓶,本作贮酒之用,宋元时名叫“酒经”、“经瓶”,明多称“酒瓶”或直接以“酒”指代。明末清初,时人认为此瓶其瓷之质,其形之高瓶、小口,“取以插花,极似合宜”。从此多用于花艺,受王公贵族追捧。以至于时至清末人们竟不知其原为酒瓶,只道是插花陈设器。民国《饮流斋说瓷》中言“梅瓶”名之由来乃因“其口径之小与梅之瘦骨相称”。但,酒瓶,梅瓶,任你贮酒抑或载梅,我自有丰肩修腹容之。

世事本就天遂人愿,愁多欢寡,聚散流沙。浮生难料,正是“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A清康熙孔雀绿釉梅瓶(成化年制款)

尺寸:H:33cm

说明:此梅瓶唇口,短颈,溜肩,腹部减收,圈足。胎质精细,造型线条圆润隽永,高穆浑雅,极具风韵。通骨施孔雀蓝釉,釉面肥厚,开细小碎片,光洁莹亮。在短颈处方框内印“成化年制”四字楷书横款。口沿处有小修。

孔雀绿釉,是以铜为著色剂的低温色釉,呈色翠绿透亮似孔雀羽毛般靓丽,最早见于宋代磁州窑。由于烧成温度不高,釉层往往容易开片剥落。在明代孔雀绿烧制成熟以前,所有的绿釉都属于一种深暗色的青绿色泽,没有达到亮翠的程度。宣德时,孔雀绿多在白釉上罩孔雀绿釉。成化朝除延续此种在白釉上再施绿釉的方式烧造外,还开始直接素胎挂釉烧制,由于收缩率不同,容易产生开片剥落。成化、弘治时期孔雀绿釉传世品极为少见,如上海博物馆藏成化孔雀绿釉青花鱼藻纹盘等,皆属罕见珍品。

参阅:

1.《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年,页46-47,图6。

2.香港苏富比拍卖有限公司年春季拍卖会Lot

3.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年秋季拍卖会Lot

4.上海明轩国际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年Lot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yzz/9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