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赏楸叶
一片硕大的楸叶弧线形落于地上,告诉我们秋天到了。我们忙于拍照,而古人却把这片叶子玩出了品味。如下图,这张雕刻精美的书桌上,摆放着画笔、颜料、笔筒等,桌边还有一只笔掭。 笔掭的形状,正是楸叶的身形。这位贵公子显然正在扇面上作画,旁边的两位女子在帮忙参谋。拿扇子的女子在问另一个女子:“这张画得不错吧?” 另一个说:“啧啧,你看这叶子,这鸟儿,惟妙惟肖,太赞了。”公子微笑地看着她们俩,心想:“不愧是我的妻和妾,敬我懂我,夫复何求。” 作画时,如果笔头起刺、不顺,可以在笔掭里将它捋平延顺,也可以调整颜料浓淡。这只楸叶形笔掭让他体验到秋的意境,说不定会迸发出更多的灵感。 明清时期出了不少楸叶形笔掭、笔洗,个个精巧秀雅,质韫珠光。如上图,这是一只打造于明代的广窑楸叶式笔洗,蓝若一汪深海,扭曲的叶子边让人想起饺子褶,细节何其到位。 这张是清乾隆时期的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两条主叶脉沟壑分明,伸展到叶缘的侧脉分支们金光熠熠,使整个笔掭看起来盘明条顺,光彩照人。 这个则是清康熙年间的孔雀绿釉楸叶式笔洗。这一件只有大概的叶子轮廓,但别致之处在于,叶子上有虫洞,而且不止一个,大大小小点缀在边缘一侧。让人遐想这片叶子一定是纯天然的,没喷过一点农药。 这件笔洗同样是乾隆时期的,一副青花瓷的容貌,婀娜多姿的叶子身形,像一只秀色可餐的变形瓷碗。如果尺寸比例再大一些,放上几块精致的点心,是一个不错的下午茶餐盘。 这些精巧的器皿让我们深深领略了古人的巧思和匠心,在他们眼中,秋不仅是温度的变化,更是艺术和灵感的绽放。在小生活中表现大智慧,创造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令人赞叹不已。 在细节里品味秋天,先从楸叶开始吧。 #金秋创作大赏#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xr/9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千年古镇德国的景德镇,参观展览还能租借中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