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龙鸟出现临沧数量稀少,传闻是恐
追逐野味而不顾野生动物的保护等级的人,最终可能会面临监禁的后果。在我国,数量极为稀少的“龙鸟”,也称为绿孔雀,便是这些受保护动物中的一种。 最近,在我国云南地区再次发现了绿孔雀的踪迹,这是自年启动监测以来,第四次观察到它们。 为什么绿孔雀在我国如此稀少,甚至成为了濒危物种呢?它们的生存状况究竟有多严峻? 中国唯一的本土绿孔雀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事实上,绿孔雀自汉代就被记录在册,而且这种孔雀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本土品种。 作为中国唯一的本土孔雀种类,只要一见到它们,便难以忘怀。雄性绿孔雀全身被翠绿色羽毛覆盖,若光线适宜,甚至可以看到羽毛中隐约透出的紫铜色光泽。 在观察时如果恰好遇到它们展开尾屏,就能看到像扇子一样排列的蓝绿色眼斑。雌性虽无尾屏,但其羽色同样璀璨夺目,与雄性不相上下。 由于自古与中华民族相伴,这种被称为中国本土种类的绿孔雀,通常栖息在哪些地方呢?它们主要活动在热带和亚热带的各种阔叶林和混交林中。 从地理分布来看,它们的栖息地包括印度、缅甸和爪哇岛,我国的云南西部和西南部也可以找到绿孔雀的踪迹。最近,在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发现了五只绿孔雀。 在生物习性方面,尽管属于鸡形目鸟类,但绿孔雀其实并不擅长飞行。无论是闲逛还是捕食,它们都是依靠灵活的双腿在地面奔跑,且行走时常常点头,显得非常可爱。 那么它为何被称为“龙鸟”呢?这主要是因为它颈部的颜色独特。如果不细看,人们很容易被颈部表面的翠绿色所迷惑。 但只要羽毛接触到光线,立刻就会显现出金属色泽,并且由于羽毛的排列清晰有序,因此看起来非常像传说中的龙鳞。因此,在许多地区它们也被称为龙鸟。 然而,“龙鸟”的称谓有时也会导致人们的误解,以为它是某种已灭绝的恐龙。实际上,在我国发掘的恐龙化石中,确实有一种被命名为“中华龙鸟”的小型恐龙。 从体型来看,中华龙鸟的骨架长度大约为一米,后腿长而前肢短,全身覆盖着羽毛。正因为如此,很多学者将其作为鸟类是恐龙后代的有力证据。 从外观上看,不难发现绿孔雀与中华龙鸟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它们是否真的是恐龙的后代,还需要更多的化石和证据来证实。 绿孔雀与蓝孔雀是否属同一物种? 绿孔雀除了被误称为其他物种之外,在孔雀家族内部,有些人还会误认为它和蓝孔雀是同一种,只是颜色不同而已。 但这种看法是否准确呢?与绿孔雀不同,蓝孔雀主要分布在南非大陆,通常栖息在半荒漠化的草原和灌木林中。它们的冠羽、头部和颈部的羽色都是蓝色,与我国的绿孔雀在外观上有本质的不同。 了解蓝孔雀的栖息地后,不难看出,原本我国并没有这一物种。毕竟亚洲与南非大陆的距离非常遥远,目前我国的蓝孔雀都是通过引进后人工养殖的。 蓝孔雀确实适应性强,对新环境能快速适应,并且在抗病方面也表现出色,能排在众多引进物种中的前列。通常只有在饲养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蓝孔雀才会患上球虫病、蛲虫病等疾病。 虽然我国对蓝孔雀的免疫程序和饲养标准尚未完善,但由于我们在家禽养殖方面的经验,大多数蓝孔雀的养殖管理是直接借鉴家禽的方法。 总的来说,蓝孔雀在我国的生活质量与南非大陆相差无几。但与此同时,绿孔雀的生存状况却相对较差,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绿孔雀具有强烈的领土意识,雄性在大约3岁时就开始主动争夺领地。此外,它们繁殖的季节也不利于种群的快速增长。 一般来说,绿孔雀的幼雏会在4月和5月之交孵化,但这正是云南地区的雨季,这无疑会影响幼雏的成长。并且野生绿孔雀每窝产下的幼雏数量通常只有三只左右,少量产蛋和成长初期的环境挑战都不利于它们的大规模繁衍。 此外,由于绿孔雀的羽色独特,历史上也遭到过多次大规模的捕猎。并且它们还倾向于近亲繁殖,这种生物本能也阻碍了种群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近亲繁殖的后代在致病率方面通常较高。 绿孔雀的繁殖状况正在逐步自然繁殖 显然不适合极度濒危的绿孔雀,为此,我国也在努力通过人工干预,帮助这一物种构建更好的未来。 实际上,早在年,我们就已经开始有计划地对绿孔雀进行救助。当时,为确保人工繁殖过程中避免基因混杂,工作人员通过分析野外自然死亡的绿孔雀,获取了其基因组数据。 除了研究如何人工养殖绿孔雀外,我们还在其他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首先,年的《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中已将其纳入保护范围。 此外,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也成立了专门的绿孔雀监测机构,通过研究它们的主要栖息地和生活习性,制定了多项适应地方特色的生态管理规则。 与此同时,云南的林草部门还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为绿孔雀建立了专门的保护区。并组织了巡护队,一边监控孔雀的生长状况,一边防范雨林中的盗猎活动。 这些措施近年来已经显现出成效,年绿孔雀的数量还不到40只,到年已经稳定在百只左右,而现在,绿孔雀的数量已经接近只。 可以看出,林业局、社会公益组织与绿孔雀之间的互相支持,为这一物种的延续带来了诸多好处,过去在中国境内面临的严峻生存挑战,现在已大为缓解。 从加强野生种群的保护到采取人工干预措施,再到打击非法猎捕,可以预见,绿孔雀在我国的未来将越来越光明,不久的将来,“极度濒危物种”的标签可能就能被摘除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xr/89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孔雀的镜之力激活了,从服饰看出她并没有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