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毕业照中学毕业照大学同学于西南师范学院大校门前合影江油信箱子弟学校_大学毕业照年5月父亲生日年4月采访东溪米案知情人年端午音乐诗会年5月辅导学生表演

提到文学,第一个要感恩的人就是父亲韩井泉老先生,是他带领我迈进文学的大门。

当时他曾在綦江县东溪镇蚕桑中学、东风小学初中部(可招初中生的“戴帽中学”)从事过多年语文教学工作。孩提时代,除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外,他还专门给我幼小的心灵播下了诗歌的种子。

记得他给我一本《唐诗三百首》,教我背诵的第一首诗就是《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首诗让懵懵懂懂的我知道:“金缕衣”是非常贵重的衣物,却“劝君莫惜”,说明世间还有比它更为珍贵的东西,这就是“劝君须惜”的“少年时”了。

除语文课规定的篇目外,他让我必背的诗篇有: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白《月下独酌》《金陵酒肆留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崔颢《黄鹤楼》等。

印象特别深的是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因年龄小背了好几天才记住。

父亲那时对我的诗歌启蒙,虽然我远远不能理解诗歌的文学含义、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等。但诗歌的节奏感、韵律美、精准简洁的文字表达已深深植入脑海、渗透进每一个脑细胞,文学梦想从此扎根。

年春期,学校把初三年级4个班的学生重新编班,选出成绩靠前的几十人组成一个重点班进行中考针对性教学。我有幸选中,更幸运的是语文课恰好由父亲担任教学。

一次作文课,完成命题作文《我的理想》,我因受教师世家影响,就毫不犹豫直接写下了当人民教师、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理想。内容大致是在自己辛勤耕耘下,培养的学生未来成为各行各业的知名人士、精英人才、国家建设的栋梁。作为教师这个职业收获的喜悦感、成就感、幸福感、荣誉感。

没想到这篇作文被一向对我严格要求的父亲选为范文在班上讲评,并进行表扬。这堂课让青春期的我自信心倍增。

另一堂印象极深的写作课讲对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文化瑰宝,而对联就是其中之一。井泉先生给我们开启了这扇窗:

“风吹蜂蜂扑地风散蜂飞;李打鲤鲤钻岩李沉鲤出。”“和尚上楼楼高梯短何上何上;尼姑沽酒酒美价廉宜沽宜沽”。“大老爷过生,钱也要米也要,红黑一把抓,无分南北;小百姓该死,麦未熟稻未熟,靑黄两不接,有啥东西。”……至今,曾任重庆元方实力集团公司副总的陈天贵同学仍能记忆犹新背出这节课讲的对联。

文学道路上还要感恩的另一个人就是高中语文老师艾宣德老先生。

语文课的第一个命题作文《华主席送我上高中》,我以当年东溪中学主教学楼“飞机房”做文章,该楼因外形似飞机被人们称作“飞机房”。我发挥想象:我们坐着这时代的飞机,为祖国建设、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努力奋斗之类……这篇作文得到艾老师肯定和青睐,选为范文在重点班讲评。让身材瘦小、貌不惊人的我收获了同学们的刮目相看和赞许。作文后面这句评语“韩天,愿你的飞机不仅写在纸上,更要飞在天上”至今仍激励着我积极向上。

有一次晚自习课,我完成了规定的作业后,艾老师单独把我叫到办公室“开小灶”:让我翻译欧阳修《卖油翁》,我准确无误的译文再次得到艾老师肯定。同时明白了文章表达的那种熟能生巧,虚心请教,善于向他人学习的道理。

一堂学习范仲淹《岳阳楼记》课,艾老师抑扬顿挫的诵读、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课程思政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观元素巧妙渗透进每一个学生心灵。

大学阶段,我们理科没有开设文学方面课程。但每到图书馆看书,必借阅《当代》《萌芽》《收获》《花城》等文学期刊认真学习。也坚持初三年级时养成的每天写日记习惯,以此练习文笔。

有一个暑假,完成了辅导员布置的社会调查作业,我通过实地考察、人员采访,完成了东溪丁山水库调查报告。

年3月,我通过人才交流政策到綦江县文化局工作。上班第一天就和丁仲武老师出差去永新,参加在区公所召开的各乡文化站长会议,会议由宣传干事张朝阳主持。回来就由我完成简报书写并通报到各文化单位和乡镇文化站。

作为綦江人民广播站(有线广播)通讯员,我写的新闻报道都会被播出。印象深的有:

年4月我县开展文物普查工作的报道在重庆电视台《山城新闻》播出。同时我也参与了全县文物普查工作,完成《綦江县文物分布图》绘制和《綦江县文物志》初稿编写。

年3月在三角区乐兴乡驻点一个月,主要工作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另外协助乡里一些其他工作。有一次和派驻副乡长王正江同志(县林业局副局长)去一个偷伐木材的村民李某某家里现场调查了解情况,以《偷盗林木本不应该,逃避罚款罪加一等》为题写了新闻报道。在广播站等媒体播出,让这类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曝光,受舆论谴责。

年8月一纸调令,到綦江卫生学校(年改校名为重庆市医科学校)工作,担任所学专业——生物学教学。从助理讲师到年11月晋升高级讲师,完成学术论文20多篇。

年7月《首因效应与教学》获《生物学通报》全国中等学校教师论文评比三等奖,并赴北京参加颁奖大会。

《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界的宏伟工程》在《生物学杂志》年第6期发表。

《人类医学史上的新篇章——基因治疗》在《中国医疗杂志》发表。

年3月,主动担任区级科研课题负责人,完成区科委《中职学生自信心现状调查》结题报告。

……

担任学校教务科长、总务科长期间,每年的计划总结,有关活动方案,文件,通知、简报等都是我自己完成。过去打下的文学基础,在教育教学生涯应用文写作中发挥出蕴含的价值并得到升华。

45岁后,开始写写打油诗、现代诗、征文、人生感悟等文学作品。征文《忠心献祖国,爱心护病妻》《仁爱施教,责任担当》获市、区、校级奖励。这些作品常在《綦江日报》《綦江文史》《綦江文艺》等刊物登载和《人文綦江》《作家悦读》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tl/8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