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钓与传统钓,七星漂和立式浮漂究竟选谁这
七星漂是我国传统钓最早开始使用的一种浮漂,至今也依然还有很多钓鱼人在使用,但是和几十年以前相比,使用七星漂的人越来越少,随着台钓一同传入我国大陆地区的立式浮漂开始逐渐占据钓鱼市场。 立式浮漂的最大优势是灵敏度高、精确度高,钓鱼人可以通过改变立式浮漂的吃铅量以及调钓来调节灵敏度的高低,但是立式浮漂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水流的影响,特别是在江河等自然水域中,流水已经形成一种常态,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七星漂适应能力更强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所以,总体来说在有流水的环境下垂钓使用七星漂更合适,在静水等外界干扰因素较少的环境下垂钓使用立式浮漂优势更明显。 关于立式浮漂的优势 之所以多数钓鱼人都会选择立式浮漂,是因为立式浮漂除了无法适应流水垂钓之外,在其他方面的远远强于七星漂。最初的立式浮漂都是使用芦苇杆手工制作,成本较高且售价较高,但是随着立式浮漂生产技术的成熟化,再加上浮漂材质的多样化,立式浮漂的成本越来越低。除了价格较高的芦苇浮漂和孔雀羽浮漂之外,纳米浮漂和巴尔杉木浮漂售价都非常低廉,于是使用立式浮漂的钓鱼人也越来越多。 立式浮漂更加灵敏立式浮漂的灵敏度主要体现在漂尾上,最初的立式浮漂全部都是空心软尾,漂尾非常粗,但是随着立式浮漂的逐渐发展,漂尾更细的硬尾浮漂诞生了。硬尾立式浮漂的漂尾直径最细能达到0.4毫米,即便是吃口很轻的鱼也能够拉动浮漂出现信号。而七星漂是由多颗粗大的塑料颗粒组成的,正是由于七星漂直径太大,因此灵敏度与立式浮漂相比有着天壤之别。 立式浮漂更加精确立式浮漂能够精确的控制双钩在水底的弯曲幅度大小,并且根据鱼吃饵的特点调整浮漂的剩余浮力大小,也就是说使用立式浮漂更加复杂,要求钓鱼人对调钓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出立式浮漂的优势。 七星漂虽然也可以进行调钓,但是后期调整的空间非常小,并且调整的精确度也远远不如立式浮漂。 立式浮漂更加灵活立式浮漂不仅可以增加垂钓的灵敏度,在鱼情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让垂钓变得非常迟钝,例如在小杂鱼闹窝严重以及垂钓大鱼时,可以使用吃铅量较大、漂尾较粗的立式浮漂,并且采用调低钓高的调钓方式,这样一来垂钓的灵敏度就非常低了,能够屏蔽掉很多杂乱信号。 所以,立式浮漂可以在灵与钝之间随意切换,只需要更换浮漂或者改变调钓即可。但是七星漂的灵敏度基本是固定的,因为七星漂和太空豆一样都是穿在主线上,无法随意更换,所以使用七星漂无法实现零与钝之间的切换。 黑坑垂钓只能使用立式浮漂 在很多城市里,最有代表性的静水垂钓水域就是黑坑了,如果注意观察可以发现,在黑坑垂钓时绝对不会有人使用七星漂,这是因为黑坑中的鱼普遍吞饵动作很轻,即便使用立式浮漂还需要钓鱼人掌握精准的调钓技巧,否则浮漂都很难出现清晰的信号。也就是说,黑坑垂钓对浮漂的灵敏度要求极高,这是七星漂所不具备的。 另外,黑坑中鱼情多变,经常会有鱼离底上浮吞饵,因此需要采用特殊的调钓方法让钩饵下沉的速度变得更缓慢一些,这种钓法被称为“钓行程”,也只有立式浮漂才拥有钓行程的功能,这也是七星漂做不到的。 垂钓小鱼用立式浮漂,垂钓大鱼二者皆可 立式浮漂可钓灵也可钓钝,而七星漂只能钓钝不能钓灵,所以在垂钓鲫鱼等小提醒鱼种时,使用立式浮漂能够拥有巨大的优势,特别是在冬季鲫鱼吞饵动作较轻时,使用立式浮漂能够捕捉到非常微弱的浮漂信号。 在自然水域中垂钓大鱼时,使用立式浮漂和七星漂的差别就不会非常明显了,因为垂钓大鱼钓钝比钓灵更好,大鱼吞饵动作幅度较大,即便是使用七星漂也不用担心浮漂信号微弱。 有风浪用立式浮漂,无风浪二者皆可 七星漂的部分颗粒漂浮在水面的,如果在没有风浪的环境下稳定性尚可,但是只要遇到大风大浪,漂浮在水面的颗粒豆就会显得非常不稳定,让钓鱼人无法清晰地捕捉到鱼讯信号。立式浮漂对抗风浪的能力更强,在有风浪的环境中,只需要将风线压入水中,并且适当升高钓目,就能够确保漂尾不被风浪掩盖。 夜间垂钓用立式浮漂,白天垂钓二者皆可 立式浮漂在漂尾上会统一使用荧光漆,所以夜间垂钓配合蓝光夜钓灯便能够让漂尾显得非常清晰。七星漂只有部分产品会使用荧光漆,在夜钓时也可以搭配蓝光灯来使用。如果不使用夜钓灯,七星漂也就完全无法使用了,只能使用电子浮漂,而电子浮漂也属于立式浮漂。 需要注意的是,鱼在夜间吞饵动作会比白天更轻,需要浮漂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所以夜间垂钓还是使用立式浮漂更合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hd/6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安徽省旅游最牛的县级市,旅游资源众多
- 下一篇文章: 泰国的传统舞蹈,最后那个你是不是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