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497572.html

(快戳上图看看有啥好货)

年1月28日,国家林业局公布首次全国冬季水鸟同步调查和 批濒危野生动物专项调查结果,这次调查有冬季水鸟分布新纪录,海南发现棕颈鸭,数量为5只。

棕颈鸭仅有5只……大家请珍惜它们,请珍惜这些仅有的、濒临灭绝的物种吧!

棕颈鸭。(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海南调查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本次调查发现棕颈鸭数量为5只,这是首次在海南有该物种的分布记录,棕颈鸭原先主要分布在菲律宾,而此次在海南发现棕颈鸭可能与东南亚整个环境变化或全球气候变化有关。

  此次调查共涉及的14濒危野生动物物种中,包括海南长臂猿和在海南越冬的黑脸琵鹭2个物种。调查显示,这两个物种种群目前状况向好。

我国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海南长臂猿仅分布在海南霸王岭 自然保护区。调查显示,现有长臂猿种群ABC三群,共25只,其中有独猿3只,年新生幼崽1只。

  据悉,今年1月8日—17日,国家林业局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组织实施冬季水鸟同步调查,涉及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行政区域(暂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包括个调查区域和个观测点,其中海南有东寨港,清澜港,小海,黎安港,新村港,榆林港,三亚河,莺歌海等22个观测点。

  据介绍,在本次调查共记录到各种鸟类种,其中雁鸭类49种,鹤类秧鸡类32种,鹳鹭类14种,鸻鹬类53种,鸥类31种。总数量为万只,其中以雁鸭类最多,占总数量的59.26%,而在海南调查中冬季分布新纪录就是海南新发现棕颈鸭。

  据悉,棕颈鸭于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易危动物。

海南濒临灭绝的物种,请珍惜他们!

黑冠长臂猿

主要分布在五指山,霸王岭和尖峰岭等林区的热带原始森林中

黑冠长臂猿因臂特别长而得名。又名“乌猿”,“人熊”。因其品种稀少,被称为“中国之贵”。喜群居,一般以3~5头至7~8头的家庭群为活动单位。以浆果为主食,也吃树叶、小鸟、鸟蛋或昆虫。黑冠长臂猿体长43~54厘米,其手掌比脚掌长,上臂比下臂长,在树上手足并用,连攀带跳,身手及其灵活。据调查,黑冠长臂猿现仅存17只,最多不足20只,是地球上最孤独的物种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

海南坡鹿

大田坡鹿保护区,位于海南东方市公路线上,是 自然保护区,距东方县城约20公里。大田坡鹿保护区是海南坡鹿在中国的 产地。 的旅游时节在11月至次年的三月。

邦溪坡鹿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境内。邦溪地区是海南坡鹿的原生地。

海南坡鹿又称眉角鹿,在动物学分类上是泽鹿的一个亚种,属于世界稀有珍贵动物。分布于泰国、越南、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而海南坡鹿则只产于海南岛。海南坡鹿喜食青草和嫩树枝叶,为食草性动物。体型与梅花鹿相似而稍小,但颈、躯体和四肢更为细长,显得格外矫健。历史上,坡鹿曾广泛地分布于海南各地。后来由于人为原因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海南坡鹿仅存40余头,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海南猕猴

南湾猴岛,海南省陵水县境内的南湾岭半岛,是世界上 的热带海岛型猕猴自然保护区。这里生活着约多只野生热带猕猴。可爱的猴儿们在绿荫下,树枝间扑腾纵欲、追逐打斗,旁若无人地嬉戏着。

猕猴又叫恒河猴,广西猴,是我国灵长类中数量较多的一种猴类。现仅在海南部分市县有零星猴群分布,其个体稍小,头顶无“旋毛”,喜群居,以年长体壮的雄猴为王。猕猴聪慧机警、多疑而洒脱,喜欢戏闹,爱追逐,过着家族性的群居生活。

海南大灵猫

黎母山森林公园,位于琼中境内,山势险峻,林海茫茫,既是海南的名山,又是黎族人民的始祖山。拥有丰富的热带天然森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是一个热带植物王国,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俗名麝香猫、九江狸,灵狸,是食肉目、灵猫科下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灵猫毛皮厚密,多在地面活动,较少上树。大灵猫生性孤独,营独栖生活,夜行性。主要栖息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缘灌丛,草丛。

海南水鹿

海南鹿场,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坐中巴车至灵山镇2公里处,便可到达海南鹿场。场内养有大群海南水鹿,还有梅花鹿、云南甜鹿等,总数近只,是海南省的一个大型养鹿场;

枫木鹿场,位于屯昌县西南27公里,海榆公路中线公里处,屯昌县木色木库三面临水的半岛上,是中国南方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养鹿场,占地多亩。

又名黑鹿、“山牛”、“山马”,为海南岛 的陆栖兽。体形大,喜群居,性机警,善奔跑。一般生活在较高海拔而又广阔的各类森林、稀树高草等环境中,并以表草、树叶、浆果之类为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

海南孔雀雉

主要分布地区是霸王岭、尖峰岭、吊罗山和黎母山等保护较好的原始林区。

灰孔雀雉为中国特有种,是珍稀雉类之一,全世界共有12个种和亚种,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和我省,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在海南的灰孔雀雉经过长期独立进化,在分类学上的地位已从特有亚种提升为独立种,其命名也从灰孔雉变更为海南孔雀雉。海南孔雀雉的活动区都位于山地雨林中。

海蛙

主要分布于海口东寨港、文昌市清澜港、儋州市新英港、三亚市河东河西区域、澄迈的老城、临高的后水湾等红树林下半咸水或咸水地区。

海蛙,亦名食蟹蛙。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易危”等级,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6年被确立为海南省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海南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海蛙的主要栖息环境为沿海红树林下半咸水或咸水地区,活动范围一般不超出咸水环境50-m之外,故称“海蛙”。

云豹

分布于海南岛的五指山、尖峰岭、吊罗山、坝王岭、鹅哥岭、黎母山等原始林区。

又称龟纹豹、马云豹,数量稀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虽然它的名字有豹这个字,但它不属于豹属,而是独立的云豹属。体格大小介于豹和较小型的猫科动物之间,比金钱豹和雪豹小。《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易危”等级,《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等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危物种”。

南海网新媒体整理

来源:南海网、逍遥海南游

记者:王旭

小编:靜靜

我们不仅要爱护大自然,也要保护好这些珍惜动物,也是为了我们人类自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hd/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