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悉达多王子,哦,也就是未来的无上正等正觉者-释迦牟尼佛,童年时的故事。

悉达多九岁那年,才知道关于他出生之前他母亲做过的梦。梦中,一只白色和有六只象牙的威猛巨象,在一片美妙的赞颂声中从天而降。

当这只雪白的大象向她走近时,它把鼻子里卷着的一朵粉红色莲花放进王后的体内。跟着,那大白象自己也全不费力地进去了,而王后顿时感到一阵轻快和愉悦。这种感觉告诉她,一切忧悲苦恼将不再属于她。醒来时,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喜悦。起床后,梦中的天乐仍在她的耳边回响。她告诉丈夫这个梦时,国王也唧唧称奇。那天早上,他召集城内所有的有道之士入宫替他解梦。

听完梦的内容,他们回应道:“陛下,王后将会生一个儿子,日后必成为伟大 ,注定会是一个统治天下的贤能君主;或是一个能显示真理之道给天地众生的伟大导师。陛下,世间对出现这样一个伟大实在期待已久了。”

净饭王喜上眉梢。与王后磋商后,他下令把宫内储存的粮食分派给全国上下的老弱残疾者。这一来,全国的民众都分享着国王与王后的未来太子的喜讯。

悉达多的母亲名叫摩诃摩耶。除了贤良淑德之外,她的爱心更是普及所有众生——包括人、动物和植物。当时的习俗是女性要回娘家生产婴儿的。因摩诃摩耶的家乡在拘利,她便起程前往拘利的城都罗摩村。途中,她在蓝毗尼花园停下来休息。这里的花园林长着密茂的花丛,四处鸟语花香。孔雀神气地在晨光里展示他尾巴的风采。当王后正为一棵花儿盛开的娑罗树着迷而朝它走近时,她突然觉得脚步有点儿不稳。她立即伸手去抓住娑罗树上一棵树枝以作支持。就在这时,摩诃摩耶王后就产下了一个祥光四射的婴孩。

用清水把小太子沐浴后,王后的侍从便把他包裹在一块黄色的丝绸里。因为再没有必要继续前往罗摩村,王后和刚出生的太子便乘着四驹拖车回宫去了。抵达家中后,太子又再接受一次温水浴。然后被放置在他母亲的旁边。

听到太子已出世的消息,净饭王便立刻赶来探视他的妻儿。他实在高兴极了,目光里泛着欢乐。他决定替小王子取名悉达多,意思是“成就大志者”。宫中每人都为此欢腾,并逐一前来恭贺王后。而净饭王更尽快召请术士来替悉达多预言他必定会统一拓展四方的江山。

一个星期之后,一个名叫阿私陀的圣者来到王宫造访。因年老而弯着背,他拐着手杖,从高山上的住处下山前来。当护卫通传阿私陀大师的来临时,净饭王亲自出来迎接。他带着大师去看小太子望着太子良久,大师也没发一言。跟着,他便很冲动哭泣起来,以致全身发抖,泪水从他的两眼直涌而出。

看到这样,净饭王为之震惊,问道:“有什么事吗?是否看到孩子将有不幸?”

阿私陀大师摇着头把眼泪抹去,说道:“陛下,我看到的完全没有不幸。我是为自己而哭泣罢了。我清楚看到这孩子具备真正伟大的德能,他将会洞悉宇宙的一切真相。陛下,你的儿子是不会当政的,他会是修道上的伟大导师。他会以天地为家,以众生为亲眷。我是为了自己未能亲闻他真理的教化便要去世而哭泣。陛下啊!你和你的国土不知积有多少福德才可感应到这个婴孩的诞生啊!”

阿私陀转身离去。虽然大王恳请他留下来,但他没有接受,这位圣者开始慢慢的步回山上去。阿私陀大师这次的探访令大王慌张起来,他不想儿子成为修道者;他希望他可以继承王位,把国家的版图拓展。大王这样想:“阿私陀只是千百个圣者中的一个,也许他的预言是错的吧。其他有道之士预言悉达多会成为伟大君主的说法,应该是准确的。”系在这个希望上,大王才稍觉安慰。

在悉达多诞生时获至无上快慰的摩诃摩耶王后,分娩后八天便离开 ,举国哀悼。净饭王召请她的妹妹摩诃波者波提乔答弥为新的王后。答应了大王后,乔答弥王后悉心照顾悉达多,待他犹如己出。当悉达多年长一些的时候,问及他的生母时,他才明白摩诃波者波提是如何的敬爱她的姊姊。他更明白除了摩诃波者波提之外,很难会找到另一个爱他如自己儿子一样的人了。在摩诃波者波提的照顾下,悉达多长得健康强壮。

一天,当摩诃波者波提从旁看着悉达多在花园中嬉戏时,她留意到悉达多太子已渐渐长大,可以用金饰宝石来助长其威仪。于是她叫随从取来珍宝饰物给悉达多试带。奇怪的是,他带上饰物后,完全没有增添他的英俊仪容。既然悉达多表示带了饰物感到不便,摩诃波者波提也就只好把这些宝饰再收藏起来。

到上学年龄,悉达多要和其他的释迦族王子一起学习文学、写作、音乐和体育。他的同学中,包括他的堂弟提婆达多和金比莱,及一个宫内大臣之子迦罗丹赖。天生聪颖过人的悉达多很快便通晓各项科目。他的老师毗湿波友虽然觉得年少的提婆达多也非常敏锐,但作老师多年以来,他就从未见过一个比悉达多更为出众的学生。

九岁那年,悉达多和一班同学参加一年一度的春耕大典。这天,摩诃波者波提亲自替悉达多细致地打扮。净饭王也穿着起最隆重的礼服,主持典礼。德高望重的道长和婆罗门,身穿五彩缤纷的长袍和头饰,到处游行。大典就在离王宫不远的一块良田里举行。旗帜和横额在每条路旁的每个闸口都飘扬着。附近街道上的祭台上摆满了各种食物和祭品。乐师和献艺者在人丛中穿插着表演,以增添热闹和欢乐的气氛。当大王和朝廷高官肃立着准备大典揭幕时,道长们都在高声唱诵。提婆达多和迦罗丹赖分别在悉达多两旁,一起站在近后排的地方。他们都很兴奋,因为典礼完毕后,每个人都可以在草原上野餐。悉达多平时很少旅行,所以他也份外高兴。可惜道长们唱诵拖廷得太长了,令这几个男孩实觉得难耐。他们终于忍受不住,离场别去。迦罗丹赖拖着悉达多的衣袖,一起朝着歌舞的方向走。烈日高照,表演者的衣衫都被汗水湿透了。汗珠在跳舞女郎的额上闪烁着。在表演场地上跑了一会,悉达多自己也感到炎热。他离开朋友们走往路旁一棵蕃樱桃树下乘凉去。在阴凉的枝叶下,悉达多感到清新怡神。就在这时,摩诃波者波提出现了。看见儿子,她说道:“我刚才四处找你,你跑到那儿去了?现在应该回去看典礼的结束仪式了。这样做,你的父亲才会高兴啊!”

“母亲,仪式太长了。为什么道长们要唱诵这么久呢?”

“儿子,他们是在念诵吠陀。这些经典的意思深奥,是造物主亲自传给婆罗门,再世世代代地传下来的。你很快就会读这些经典了。”

“为什么不是父亲而是婆罗门负责念诵呢?”

“只有那些生于婆罗门阶级的人,才允许念诵这些经典。孩子啊,就是最有权力的国王也得依赖婆罗门来主持所有的仪式。”

悉达多再重复想一遍摩诃波者波提的话。等了片刻,他才合起掌来向摩诃波者波提请求说:“母亲,请你求父亲让我留在这里吧。我现在坐在这蕃樱桃树下,觉得非常开心。”

温柔善良的摩诃波者波提终于被儿子说服,微笑点头。她轻抚孩儿的头发一会,然后沿着小径回去。

婆罗门终于诵经完毕。净饭王走到田里,与两个穿军装的官员开始今季 次的耕作,而到处都回响着围观人群的欢呼声,悉达多跑到田边。他望着一只水牛竭力的拉着一个很重的犁耙,而后面跟着的,是一个身躯粗壮和晒得皮肤黝黑的农夫。这农夫左手稳定着犁耙,右手则舞弄着长鞭赶着水牛前进。强烈的阳光令农夫的汗直冒出来。肥沃的泥土被耕成两行整齐的浅坑。泥土被翻起时,悉达多留意到一些虫和小生物也同时被犁耙割到。当小虫在土里蜷曲蠕动着的时候,鸟儿立刻就从空中飞下来用尖尖的嘴巴把它叼走。跟着,悉达多又见到一只巨鸟滑翔而下,迅速地把小鸟抓在它的利爪里。

全神贯注地观察着这一切,悉达多在骄阳下全身被汗水湿透,他急忙跑回蕃樱桃树下。他刚才所看到的都是他从来没有见闻过的。他盘腿坐在树下,闭上眼睛,细细地回想这一切事物。姿态平稳挺直,他坐在那儿很久都没有起来,完全忘却了周围在歌舞或野餐的人。他继续坐着,全面投入了田中生态的影象。隔了一段时间,当大王和王后经过这里时,他们发现悉达多仍在很专注地坐着。看见悉达多坐得犹如一尊雕像般美丽,摩诃波者波提感动得流下泪来。但净饭王却被一股突然的恐惧困扰。如果悉达多这小小年纪便可以坐得这样庄严,阿私陀的预言岂非会成真?他烦恼得不想留下来野餐了,于是独自先行回宫。

几个乡村的贫童说说笑笑的走过树旁。摩诃波者波提示意他们肃静。她指着坐在蕃樱桃树下的悉达多。那些孩子好奇地凝望着他。忽然,悉达多张开眼睛。看见王后,他笑了。

“母亲,”他说:“念诵经典也帮不了小虫和鸟儿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btl/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