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带来大惊喜孔雀鱼群体面对天敌总有志愿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与"志愿者困境"所暗示的大群体合作较少的观点相反,在较大的鱼群中,特立尼达孔雀鱼更有可能为了群体的集体利益而冒险,例如接近捕食者。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意想不到的合作可能是由于在较大的群体中存在更多的合作个体。 当面对所谓的"志愿者困境"时,名为特立尼达河鲈的小鱼让科学家们大吃一惊。 这种困境的原理是,如果个体处于一个大群体中,他们就不太可能合作。人类的多项研究都证明了这一点,但孔雀鱼似乎与这一趋势背道而驰。 在埃克塞特大学的这项新研究中,处于大群体中的孔雀鱼更有可能冒险接近捕食者,为鱼群收集信息。 埃克塞特大学动物行为研究中心的丽贝卡-帕吉特说:"面对可能的捕食者时,孔雀鱼必须权衡风险。至少有一只孔雀鱼需要靠近,以确定是否存在威胁。这样做的个体可能会被吃掉。但是,如果没有一条鱼冒这个险,整个群体就会处于危险之中。" 在这种志愿者困境中,数学模型表明,较大群体中的个体合作意愿较低,但孔雀鱼是个例外。 特立尼达孔雀鱼图片来源:RebeccaPadget 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人员将一个梭鱼的粘土模型(孔雀鱼的天敌)放在一个装有小群(5只)、中群(10只)和大群(20只)孔雀鱼鱼的水箱中。 出乎意料的是,大群中的孔雀鱼最有可能接近并观察捕食者。在7分钟的试验中,大群中的个体平均观察了天敌模型14次。中等群体中的孔雀鱼最不愿意靠近,平均每只靠近7次。 这些中等群体的成员在"庇护所"(水草后面或水箱边缘的砾石附近)里呆的时间也最长。 帕吉特说:"我们还不能确定为什么大群体中的孔雀鱼更加合作。我们知道孔雀鱼有不同的性格,因此可能是大群体中更有可能包含更多合作的个体--然后其他个体就会跟随它们的脚步。" 观察完捕食者后,孔雀鱼会回到群体中。以前的研究表明,它们的行为会向其他个体发出危险信号。 在这项研究中,当一条孔雀鱼靠近捕食者30厘米(12英寸)以内时,"观察"就会被记录下来。这种行为通常是由个体或主要鱼群中的小分群进行的。 这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上的论文题为:"在对群体大小悖论的实验测试中,大群体中的孔雀鱼更频繁地合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yzz/8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海贼王1082话全高清图全台词翻译巴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