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了解的南大
南京古树名木第号,属于北大楼的爬山虎。 每年来临之时,这种耐寒耐旱耐贫瘠的坚韧植物,会把南大点缀成为最美的校园。 中国高校历史上最特殊的年份莫过于。这一年,有的大学分解,有的大学诞生。 南大也不例外。 年往前的三朝岁月,可以算作南大风起云涌的前半生。——由金陵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两线贯穿。 金陵大学这一线,追溯至年创立的汇文书院。 福开森 加拿大人福开森(Ferguson-)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担任汇文书院的首任院长,为后来的金陵大学奠定基础。二是为年中原大旱募得赈灾金万美元,被清廷封赐二品顶戴。 三是将全部收藏品捐赠给金陵大学,包括西周小克鼎。 不过,福开森在中国的知名度,一定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是南大的“老校长”,而是因为上海“福开森路”。 电影《色戒》中,王佳芝坐黄包车去的福开森路,正是以这位“老校长”命名。 国立中央大学这一线来得稍晚,但更视为正统,追溯到年(光绪28年)的三江师范学堂。 这一年被认为是南京大学的创始之年。——这一年也诞生了很多奇妙的东西,比如空调,比如皇家马德里俱乐部。 三江的两位“老校长”,可以说大有来头。 首任总稽查缪荃孙(-),被称为中国近代图书馆之父。除了三江,还筹办了江南图书馆和京师图书馆,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图书馆以及中国国家图书馆。 继任者陈三立(-)是陈寅恪的父亲,与谭延闿、谭嗣同齐名。卢沟桥事件爆发后,陈三立绝食五日,忧愤而死。 不过,三江师范学堂为什么是“三江”? 两江师范学堂手绘全景 说不清。于是改成两江。 两江的第一任老校长,姓李,名瑞清,号梅庵(-)。现南大鼓楼校区里有一块校碑,上面“两江师范学堂”六个字就是李瑞清所题。 梅庵先生有陈中凡、吕凤子、张大千、胡小石等弟子。也为两江师范学堂留下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训。 不过,继承梅庵衣钵的金陵大学、中央大学、南京大学教授胡小石(-),却不甘于嚼菜根。 胡小石平生有三好,一好读书,二好赋诗挥毫,三好东坡肉。 作为南京最有名的吃货,他自创的一道菜是豆腐,人称“胡先生豆腐”,载于“金陵菜谱”。 图自微博 蒋公的面子在《蒋公的面子》中,夏小山(原型胡小石)为了一道火腿烧豆腐想去赴宴,但又因为在学生面前说过不承认蒋介石的校长地位而不好答应。 但胡先生是有大师风骨的。 蒋介石60大寿时,他一口回绝了为委员长写寿文的要求。 胡先生的课堂,也是有大师风采的。 他讲柳宗元的《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拿起书唱了一遍又一遍。五六遍之后把书一扔,对学生说:你们走吧,我什么都告诉你们了。 汇文学院合并了其他教会学校,改名金陵大学。 校址于年从干河沿搬到鼓楼之西,也就是从如今的金陵中学搬到了南大鼓楼校区。 那时候崭新而起的北大楼,在爬山虎年复一年的苍翠和枯黄中,已历经百年。 北大楼 不知道如今的北大楼在俯视校园里的年轻身影时,是否会感叹数代学子的青春,以及南大百余年的荣光。 三江师范学堂的改名之路则复杂的多。两江师范学堂、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院、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在四牌楼变幻和延续。 第四中山大学和国立江苏大学,被认为是失败的名字。而国立中央大学和国立南京大学,则恰当和霸气得多。 蒋介石当然是最出名的校长,但绝不是最受尊敬的校长。 国立东南大学时期的老校长郭秉文(-),被视作中国现代大学的开创人。他的东大,延揽了大批名师任教,被教育界称为“孔雀东南飞”。 后来,这批人成为清华、北大、武大、浙大们的校长。 国立中央大学,可能是南大历史上最辉煌的时间。 “北大以文史哲著称,中大以科学名世”。 年,吴健雄(-)来到中央大学,开始了自己的物理生涯,并成为美国物理学会首位女性会长。 吴健雄的老师,中大老校长顾毓琇(-)颇为传奇,集科学家、教育家、诗人、戏剧家、音乐家、佛学家于一身,朋友、校友、门生满天下。 鼓楼校区的顾毓琇像 顾毓琇与南大同年,百年之时驾鹤西行。 而这百年的中点,则是一个分解和诞生的年份。 年,南京大学的前半生戛然而止,曾经的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来到了交点,然后分裂为南大、东大、南师、河海等9所高校。 这时的南京大学,继承了文理学院并与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合并,在金陵大学旧址直至现在。 潘菽、郭影秋、匡亚明、曲钦岳等老校长,开始了南京大学新的,也是艰苦的征程。 年,曲钦岳(-)任南大校长。 彼时的南大,正值低谷。国家在七五时期,重点投资北大、清华、负担、上海交大、西安交大。 南大和浙大,均未被列入重点建设高校之列。 天体物理学家曲钦岳“受命于危难”。 南大物理楼 年起,南京大学被SCI所收录的论文数首次超过篇,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至年底,南大创造了SCI“七连冠”的成绩。 年,南大继北大、清华之后,进入首批7所之一。年南大进入首批“”。 这些后来南大学子看来稀疏平常的成绩,却是一代人艰苦努力结果。 就像如今在仙林的你们,并不能体会曾经浦口的艰辛。 年的时间,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并不算长。 但对于NJUer来说,那些八舍的日子,那些龙王山南麓的记忆,都已经是旧时光。 甚至年百年校庆,也已经记不得太多的细节。 那一年,金陵大学校友余光中(-)回到母校朗诵了《钟声说》:“常青藤攀满了北大楼,是藤呢还是浪子的离愁。” 除了年的百年九鼎,年周年校庆也意味深长。 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们被请到最前排,遵从“序长不序爵”之原则。而当时21岁的温方伊,用《蒋公的面子》,延续南大的风骨。 福开森所赠的小克鼎,被放大复制为南京大学鼎放在仙林。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 南京大学校徽和校训位于正面,金陵大学、国立中央大学校徽和校训分列左右。 一转眼,爬山虎再次布满北大楼。 NJU,岁生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xr/8763.html
- 上一篇文章: 保时捷同款电动尾翼9AT无框车门
- 下一篇文章: 佛母孔雀既然已被如来封印为何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