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起源于恐龙科学家有新发现,白垩纪小恐
据报道,近日,在科学杂志《白垩纪研究》上,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化石记录,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恐龙物种,这种恐龙生活在如今的巴西地区,它们的大小和鸡差不多,两足行走,主要的食物来源,是一些小型的脊椎动物和昆虫。这种新物种的恐龙,被称作“乌比拉哈拉”小恐龙,它是以当地图皮印第安人的名字命名的,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长矛之王”,它们的特点是拥有着非常艳丽的鬃毛,而且还有着和孔雀类似的“开屏功能”。来自白垩纪的“霸屏”小恐龙研究者表示,这种乌比拉哈拉小恐龙,是一种非常有趣,喜欢展示自己的小恐龙,它们身上的鬃毛又长又厚,而且就好像是我们熟悉的小狗一样,当遇到危险的时候,就会鬃毛站立起来,而当它们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它们的鬃毛就会平放在皮肤之上。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乌比拉哈拉小恐龙的羽毛,是可以伴随着生长而定期更换的,一旦它们的羽毛受到了损坏,就会重新形成新的羽毛。这种特殊功能也让它们时刻都处于一个非常“完美”的状态。那么,为何这种小恐龙如此喜欢装扮自己呢?研究认为,这或许是为了吸引伴侣,就好像是我们熟悉的另一种动物——孔雀一样,当雄性孔雀开屏的时候,它们就会展示自己来吸引伴侣,或许在乌比拉哈拉小恐龙的生活里,它们也用这种方式来吸引伴侣。而在发现乌比拉哈拉小恐龙之前,研究者们一直认为这种通过展示自己来吸引伴侣注意的方式,是鸟类后期演化而成的,不过伴随着这种小恐龙的出现,让研究者确认,它们的这种本领,或许是从鸟类的祖先——恐龙身上继承而来的。鸟类起源于恐龙“实锤”?提到鸟类的起源,虽然现代研究普遍认为,鸟类的祖先是某一种史前爬行动物,不过究竟是谁进化成了鸟类,至今仍然是由很多争议的。当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后不久,在德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化石,它看起来具有鸟类的特征,来自于1.55亿年之前,这种奇怪的远古生物被称作“始祖鸟”,一直到20世纪末,始祖鸟都被认为是最早的鸟类。不过伴随着原始鸟类早期化石的不断出现,始祖鸟的身份也不断受到争议,比方说在年,我国辽宁省北票市发现了一个类似于始祖鸟的化石,它被称作“中国龙鸟”,它也曾经被认为是鸟类的祖先。但是,伴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却发现无论是始祖鸟还是中国龙鸟、孔子鸟等,它们都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它们的羽毛是对称的,而鸟类的羽毛却并不是对称的,此外,在身体特征等一些方面,它们都看起来更像是恐龙,而并非是鸟类。所以,截止到目前为止,这些古老的远古生物,都被认为是恐龙,而并不是鸟类。不过它们的出现也似乎证明了一个问题——鸟类或许真的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拿这次发现的乌比拉哈拉小恐龙来说,它虽然是一种小型的恐龙,不过,它却并不是已知最小的恐龙,在我国辽西地区发现的小恐龙,全长只有39厘米,它也成为了世界上已知最小的恐龙。而且更加让人惊讶的是,小盗龙的身体结构、羽毛对称分布情况等,也都与鸟类一致,所以,多年来在科学界,一致都认为小盗龙或许才是鸟类的祖先,认为它属于恐龙向着鸟类演化的“中间关键性环节”。小盗龙是一种小型的兽脚类恐龙,这个发现也印证了此前的另一种猜想:鸟类起源于某种兽脚类动物。同时,小盗龙还是树栖恐龙,通过化石研究发现,来自于白垩纪早期的它们,已经可以进行短距离滑翔了,这也是鸟类飞向天空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为何鸟类的起源还是无法尘埃落定呢?这是因为由于出土化石的不完整,导致一些争议仍然存在,比方说鸟类究竟是起源于树栖恐龙还是陆栖恐龙?拿同样和鸟类拥有很多类似特征的乌比拉哈拉小恐龙来说,它们就是陆栖恐龙的一种。此外,究竟是什么因素让恐龙开始朝着鸟类进化,也是未解之谜,只有日后这些问题全部一一揭晓,恐龙的起源之谜,才可以彻底尘埃落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xr/8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我校师生在第七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