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世宁的新体画让东方气度融入西方绘画人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价格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0901/4689217.html 在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中,意大利人郎世宁和他的“新体画”格外引人注目。 中国宫廷院画肇始于五代,成熟于两宋,元明二代有所损益。到了清代,西洋传教士的到来,使得传统画法出现了较大的革新,产生了清宫洋风画,也被称为新体画。 宋佚名《出水芙蓉图》绢本设色23.8cm×25.1cm故宫博物院藏 新体画既不是对西方写实主义的全盘接受,也不是对传统水墨的小修小改,而是结合了中西绘画的特点,依据清代皇帝的喜好而产生的新派宫廷绘画。 新体画的关键构建者是出身于意大利米兰、在中国清廷供职达51年之久的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 清郎世宁《百骏图》绢本设色94.5cm×.2cm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郎世宁《百骏图》(局部) 郎世宁在中国供职历经“康雍乾”三朝,深受历代皇帝重用。他的绘画作品不仅符合帝王的审美,而且完成度很高,常常超出赞助人的预期,新体画的特点与风格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合作与碰撞中逐渐形成的。 清郎世宁《孔雀开屏图》cm×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元年(),郎世宁接受了一项任务,要绘制雍正偏爱的祥瑞题材的作品。此刻,可谓是郎世宁新体画的形成期。 他最早接到的任务是绘制《桂花玉兔月光画》,可惜这幅作品没有保存下来,原貌不可考。 清郎世宁《仙萼长春图册之豆花》绢本设色33.7cm×28.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现存最早的带有郎世宁签名和日期的作品是《聚瑞图》。作为对新帝登基的恭贺,这幅作品因其特殊的政治寓意受到了皇室的重视,后来的帝王也在作品上留下了观赏印,并且将它收录在《石渠宝笈》中。 清郎世宁《聚瑞图》绢本设色cm×86.1cm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一幅创作于雍正二年()十月的立轴《嵩献英芝图》,这一祥瑞图是为庆祝皇帝万寿节所绘,上面写有郎世宁的创作时间和署名。 此外,从现存的图画和档案来看,郎世宁在雍正时期绘制了很多静物画,意图大多是展现福泽祥瑞。 在《嵩献英芝图》中,可以看出郎世宁对新体画静物题材的探索。画作近景丰富错落有致,局部细致的光影效果显示出扎实的造型能力,树木山石和水流的画法融合了中西绘画的优点,同时,画作很好地利用了绢本的中性灰色彩,紫色的花朵和红色的灵芝点缀得恰到好处。这种中国传统的宫廷绘画有着很大的区别。 清郎世宁《嵩献英芝图》绢本设色cm×cm年故宫博物院藏 雍正三年(),皇帝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xr/8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追女生总被拒却不知原因专家你可能陷入了这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