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黎海滨通讯员袁俊赤壁市蒲圻办事处金潭村,有一位叫章坤垅的90后病残青年。虽然他因病致残,家庭贫困,但从不怨天尤人,依靠自身努力,办起了“快乐养殖场”,为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奋斗,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自主脱贫的榜样。12月23日,记者来到章坤垅家中,只见不大的居室内,堆满了鸡饲料。24岁的章坤垅正哼着歌儿给鸡准备饲料。由于他患有轻度脑瘫,导致言语表达不如常人,腿脚走路不便,手经常抽搐抖动,将饲料倒入桶中都有些吃力。喂完鸡,打扫鸡舍清洁卫生后,章坤垅又和母亲陈新元一起,把鸡窝里的鸡蛋捡到篮筐里。陈新元告诉记者,把一枚枚还残留着母鸡体温的鸡蛋捡拾到篮子里,是章坤垅每天最开心的“快乐时光”。章坤垅全家3口人,以前主要靠父亲章明华在城里打零工维持生活。年3月,母亲陈新元被检查出患有脑肿瘤,必须动大手术。给母亲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让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生活一下陷入困境。眼见母亲患病后无法劳动,父亲在城里务工收入也不高,章坤垅寻思:自己已经成年,应该为家庭分担一些压力。这样一个贫困家庭,如何才能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赤壁市第一中学驻村工作队多次入户走访,了解到章坤垅想养鸡的愿望,认为这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径。于是,多方筹措启动资金元,帮助章坤垅搭建鸡舍。第一次养鸡,章坤垅很谨慎,首批饲养只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的养鸡技能不断提高,随后养鸡规模逐步扩大。尽管身有残疾,章坤垅心态却很好,每天乐呵呵地劳动着。鸡舍建起来之后,他将其命名为“快乐养殖场”。他说,把养鸡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自己心情愉快,鸡儿也长得快、下蛋多。自助者,人恒助之。赤壁市义工联盟的志愿者们筹集资金元,购买1只鸡苗送给章坤垅,让他更加坚定了脱贫致富的信心。驻村工作队、蒲圻办事处与金潭村干部制定帮扶方案,为章坤垅申请元的帮扶资金与畜禽养殖补贴,帮助他将散养鸡苗转变为规模化的集中养殖。一中食堂定期收购他的鸡蛋和出栏鸡,帮助解决销路问题。市农商行为他办理10万元小额贷款,帮助解决资金难题。经过两年发展,章坤垅的“快乐养殖场”已初具规模,目前存栏达到只。年,章坤垅养鸡纯收入达到2万余元,全家顺利摘掉贫困帽。今年,他家的养鸡纯收入大幅增加,将超过3万元。有了养鸡积累的经验,今年9月20日,章坤垅又以每只元的价格引进60只孔雀,开始试养孔雀。目前,这些孔雀长势良好。章坤垅说,等孔雀成熟后,将尝试在网上销售。致富的希望就在前方。编辑:王海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xr/7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