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演宋代版孔雀东南飞的是哪位词人是执
图片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作者删除 《孔雀东南飞》是东汉末年一首长篇巨制的乐府诗,叙述了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庐江府有个小官吏,名为焦仲卿,他有个老婆名为刘兰芝,一直尽心学习家务,但仍不得焦母喜欢。焦仲卿有心居中调节,焦母却勃然大怒,逼焦仲卿把刘兰芝休了。碍于母命难违,焦仲卿只好与刘兰芝商量,让她先回娘家,等过一阵子,再找机会把她接回。但刘兰芝回家之后,却被自己的哥哥逼迫改嫁,于是改嫁当晚,刘兰芝投水自尽;而焦仲卿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也在一棵树下 了。有人听了这个故事,觉得很哀伤,便作了这首诗,提醒后人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孔雀东南飞不过,悲剧往往会一再重演,在南宋时也出现了类似的故事,这次的主角是南宋文豪陆游与其妻唐琬。陆游在二十岁时与唐琬成亲,婚后两人一直恩爱,但第二年陆游母亲就逼陆游休了唐琬,休妻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说法:一、唐琬不孕;二、陆游与唐琬过于恩爱,陆母怕耽误了陆游前途。于是陆游与唐琬被迫分开,而后两人又各自嫁娶。几年后,某天陆游到沈园(在今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宋代时是有名的园林)游览,恰好遇到唐琬和她的丈夫,陆游便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与唐婉这首词后来被唐琬看到,也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或许是这次重逢所带来的刺激,不久后唐琬便去世了。而陆游虽一直活到八十五岁,但这当中,仍经常作诗怀念唐琬。例如,题名为《沈园》的两首绝句:“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由诗文看来,这两首是作于唐琬过世约四十年后。另有一首《春游》: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这是陆游约八十四岁那年重游沈园时所作,可见陆游到老了依旧怀念着唐琬。和《孔雀东南飞》一样,相爱的爱侣被拆散后,遗留在他们心中的是无尽的痛苦。不过唐琬早死,陆游到老都还怀有遗憾,结局虽不如《孔雀东南飞》一般轰轰烈烈,却也令人唏嘘。而前面我们曾介绍过,这两首《钗头凤》在宋词中,是相当有名的和词,或许正是因为背后有这段故事吧!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人,祖籍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他生于宋徽宗宣和七年,有八十五岁的高寿,大约是历史上活得最久的诗人。他非常擅于写诗,一生大约创作了万首以上的作品,由于作品中经常强烈地对国家、时局表示关心,所以一直被定位成“爱国诗人”。他有一首《示儿》诗,最为脍炙人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主张南宋北伐,从金朝手中收复中原,本身也投身过军旅生活,但由于当时朝中有一派是主张与金朝和平相处的,他们经常阻挠像陆游这样的人,使得他有志不得伸展,因此他只能将悲愤的心情化为诗篇。这首《示儿》作于他死前,表示出未能在生前见中原收复的遗憾,但仍叮嘱孩子:若有一天北伐成功了,千万不要忘记在祭拜时告诉我。其关怀国家之情表露无遗。至于陆游的词,跟他的诗比起来,比较不知名,也较少写爱国一类的题材,但仍有佳作,例如这首《诉衷情》就呈现出他壮志难酬的感慨: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其实,我们若从以上所列举的几篇作品和他的故事来看,可以看出陆游在感情上是非常执着的,无论是对爱情还是国家,他都在死前仍然牵挂着无法放下,是真正的至死不渝。也或许正因这股执着,才能让他留下这些千古名作,到今天仍能令人感动。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xr/6085.html
- 上一篇文章: 福建山区农民返乡养殖孔雀带动村民致富
- 下一篇文章: 人到中年,再读孔雀东南飞,才知焦母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