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誉为中国五美人之一

她是国内 个举办个人舞蹈晚会的青年舞蹈家

她是灵魂的舞者,她是观众喜爱的舞蹈诗人

她的世界无需用人的语言便能读懂

她是中国国宝级艺术家“孔雀公主”---杨丽萍

年8月,邯郸大剧院迎来了国宝级艺术家杨丽萍的两场史诗级舞剧《孔雀》演出,原生态作品展现了一个原汁原味的民族特色。《孔雀》中,除杨丽萍本人演出全场外,她在年云南采风时寻找到的一群原生态舞者——王迪、彩旗等人也在舞剧中担当重要角色。

想必当年看过舞剧《孔雀》的小伙伴都会为杨丽萍那独具灵魂的手臂和手指深深震惊!不禁感叹:原来灵动窈窕、婀娜多姿、亭亭玉立、能屈能伸这些词语不只可以形容人,还可以形容双手。

下面就跟小编来一起回顾,重现经典吧~

孔雀的故事人性的预言

故事围绕“生命”和“爱”的主题展开,用舞台形式演绎人类共同的情怀,向观众传递着艺术家个人成长过程中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可以这么说,这是孔雀的故事,也是关于人性的寓言,更是有情世界的芸芸众生。

剧情梗概

《孔雀》分为春、夏、秋、冬四个篇章,以四季的更替预示着生命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更以时间、神灵这样超于物外的角色设置暗喻不可逆转的生命历程和亘古不变的天地自然。

阳春春是伊始,大地从寂静中苏醒,万物生灵孕育萌发,展现着生命的美好与神奇。盛夏夏是怒放,是青春浪漫的欢娱,是郁郁勃发的躁动,是山雨欲来前隐匿于天边的雷声。悲秋

秋是收获,也是万物衰落的开始,是生命无法逃离的苍凉与伤痛。

寒冬冬是空寂,是尘埃落定时的静思,当飞鸟消逝在灰色的天空,湖水沉默于萧瑟的寒冬,孤独的灵魂在雪中穿越生死之门……

杨丽萍的舞蹈艺术一直以来都受到来自不同年龄段、不同社会和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们的喜爱,几乎没有有受众群的限制。男女老少,中外人士,均能透过她自成风格的舞蹈语言,令人惊艳而又充满生命力度的编舞,真诚本色的情感流露,来品读杨丽萍对生命和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幕后故事

《孔雀》特色

与《云南映象》等讲求“原生态”不同,《孔雀》追求的是“新东方美学”,杨丽萍与现代舞者同台演出。原生态作品展现的是一个原汁原味的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孔雀》会追求这背后的精神上的东西。

《孔雀》大量运用高科技手段,并聚集各领域最 阵容。《孔雀》没有任何观众界限,老少男女、外国人都应该能接受。如果说西方舞蹈的代表作是‘天鹅’,经久不衰;那么,东方舞蹈的代表就应该是‘孔雀’,这是一个独特的、中国感特别纯粹的舞剧, 不掺杂芭蕾等西方元素。

每一场动作都不一样

《孔雀》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创造性的,每一场的动作都不一样,动作每天都在变。因为每天都在经历一次生命,第二天又是一个轮回。不断旋转的彩旗就是时间,就像一个沙漏,告诉你时间一秒都不会等你

一条羽毛裙造价约7万元

为了“好看”,杨丽萍的要求近乎苛刻。一条孔雀羽毛裙约7万元。制作时间超过3个月,采用包括鸵鸟毛、鹅毛在内的四种羽毛,而颜色则决定用蓝色。特制的紫蓝色燕尾长裙和优美的舞姿,配以绚丽的舞台效果。

排演《孔雀》时,杨丽萍让团里的演员学了整整一年的口弦,才吹出了序幕里鸟的交响,而她的评价是“现在还不是很好”。彩排时,就连摄像机的镜头移动角度她都要管,甚至安排两个舞蹈演员上台替她跳,自己在台下盯摄像机。似乎她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的:在舞台上好看。

四十年艺术沉淀,这是杨丽萍携整个创作团队对观众的一次诚意奉献。人们在欣赏舞台艺术之美的同时,也可以从中体会到她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舞剧《孔雀》直指心灵的爱与恨,迷恋与迷失,宽恕与忏悔,觉知与释然……

当年的你在现场吗?

欢迎在下方留言,留下你的回忆

与大家一起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xr/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