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皮肤科好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图里这棵桃树,正如孔雀开屏般的开满了桃花,这是小编朋友今春在平陆县杜马乡82岁的郑凯旋大爷家所拍到的。这棵桃树一共有13根主干,郑大爷说自己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把这棵树当成一个密植园树苗,把它们间距都放小一点,基本上一米左右的株距,相当于在大田里密植桃树,这样第二年就能挂果,3-4年进入丰产,农名收益早2-3年。只是每亩地栽植的苗木多了些。通风采光都很好。

这是从正面看的整株桃树,通过近8年的整形修剪, 排7个主枝。相当于7棵桃树,后面还有6个主枝,这棵树上总计13个主枝,相当于13棵独立的桃树。大爷说刚开始也没其他想法说整成什么型,但是这几年开花时候老伴和邻居们发现整株树像孔雀开屏一样,很是有意思。

现在正是鲜桃上市之际,小编就怂恿朋友带我们再去郑大爷家看看,朋友爽快的答应了。来到郑大爷家,大爷高兴的和我们打过招呼,就兴冲冲要给我们摘桃子。别看郑大爷今年都82了,可说话声音底气十足,动作也很灵活,还真看不出他有八十多了。

郑大爷摘了个桃子让我们拍,这桃子分量足足有一斤重。大爷介绍说这株桃树的品种已经淘汰了,因为自花授粉能力很差,每年都要进行人工授粉,不过通过授粉产量很稳定,每年产桃斤。

朋友接过桃子掰开,桃核自然的和桃肉分开,已是熟透了。尝了一口,满嘴香甜,水分很大。大爷说今年桃价不好,不打算卖了,就分给孩子们各家吃了就行了。

钻到桃树底下,一个个鲜红的桃子,在绿叶下很是诱人。这每一个桃子的分量,基本都在一斤上下。大爷说他家这棵桃树上的全是有机肥,不上化肥,很少打药,所以桃子的口味非常好。

我们上到房顶上,看郑大爷院子里,碧绿一片。光这棵桃树就占了五分之一,现在树上张满了叶子,已经看不出春天时的形状了。

大爷把我们让进屋里,和我们讲起他管理桃树的经验,大爷在村里种了几十年的果树,果树管理技术在这一方也是很有名气。前些年在大田里栽植桃树都是植园。也就是4米X3米或者再密植一点就是4米X2米,栽植以后前几年都长树形了,挂果晚老百姓好几年不见收益。所以便在自己的院子里栽植了这棵桃树搞起了实验。

说了半天话,郑大爷的老伴把饭摆好,要我们也一起吃,我们推辞说已经吃过了。郑大爷笑说,那我就不招呼你们了,我可是得吃饭了,我这身体好可和我按时按点吃饭有很大关系。郑大爷背后的墙上,挂了不少外地人来学习取经留下的感谢状。

郑大爷的老伴身体也很好,大娘看着也很精干。老人对我们说,大爷年轻时候干活就是把好手,自打村里开始栽种果树,大爷就开始向人家学习,回来买各种书籍研究怎么管理好果树。只是他力主给果树少上肥,不能只顾眼前利益,把土地都伤了,以后这庄稼和果树也不好长了。但大爷的想法村里人也不接受,毕竟见效太慢,所以大爷只在自己田地里搞。

大爷边吃边接过话,说现在也不在地里忙活了,都包出去给别人了,年纪大了,慢慢也干不了了,就把院子里这几棵管好就行了。他说两个儿子都在外地上班,跟着儿子还在太原住了好几年,把孙子招呼大后实在不想住城市里了。大爷笑说,市里面太吵,每天都睡不好,再加上操心院里这棵桃树, 给儿子好说歹说才从城市里回来。

老两口吃完了饭,又出来到院子里,看大爷院子就如同花果园般,大爷说还是咱这农村好啊,空气好,还能干自己想干的,不想干了找老伙计们说说话,多好吧。我可是再不去城市里受罪了。各位亲,对郑大爷整理的桃树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交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tl/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