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暖玉夜明珠
历代以来,夜明珠都是价值连城的瑰宝,伴随它的故事也很多。茫茫字宙,无奇不有,夜明珠之谜,也是其一。夜明珠古称“随珠”、“悬珠”、“垂棘”、“明月珠”等,相传是世界上极为罕见的夜间能发出强烈光芒的奇宝。夜明珠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是最具神秘色彩、最为稀有、最为珍贵的珍宝,并为皇权私有,很多时候充当着镇国宝器的作用。在我国古代民间,夜明珠又被叫做“夜光璧”、“夜光石”、“放光石”。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记载,古代中国人喜爱叙利亚产的夜明珠,它别名为孔雀暖玉”。自古历代皇帝登基、太子还朝,夜明珠便作为“镇国之宝”陪伴皇帝及龙子龙孙入宫。因此,古时候,夜明珠成为一个国家至高、至上、至尊、至崇的权利和高贵的象征。夜明珠本从矿石中采集而得,但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却是极为稀少的,开采也很困难,故此这显得格外珍贵。据说,在古代希腊、罗马,个别帝王把它镶嵌在宫殿上或者戴在皇冠上,有的皇后、公主把它装饰在首饰上或者放在卧室里,以它作为国宝加以宣扬和赞美。据史籍记,早在中华民族始祖炎帝时就已出现过夜明珠,如神农氏有“石磷之玉”号曰“夜明”。春秋战国时代,如“悬黎”和“垂棘之壁”,价值连城,可比和氏壁。秦始皇殉葬夜明珠,在陵幕中“以代膏烛”。唐朝时期、一颗名为“水珠”的夜明珠,售价亿万。宋、元、明时,皇室尤喜夜明珠,其中以成吉思汗夜明珠最为名贵。明代内阁也曾有数块祖母绿夜明珠,夜色有光明如烛。有人视为珍宝,有人弃之如履。古代有人不识宝,曾将悬黎夜色明弃之湾泞。魏国一老农得到径尺大的明珠,见夜色光大怖,于是丢至远野。也有人把夜明珠当成“祸水”而“打之沙石间”。虽然有些只是传说,但夜明珠凭借其美丽、高贵及神秘在我国历史上已自成一种文化。在历代中,最著名的夜明珠可能当数慈禧口中所含的那颗了。据盗慈禧的孙殿英讲:此珠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透明无光,合拢时透出一道绿色寒光,夜间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慈禧含在嘴中是为保尸身不化。据说,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太后为了博得侵略者的欢心,曾把凤冠上的4颗夜明珠取下,意图赠给侵略者。幸运的是,她身边的宫女竟有心为国护宝,使这4颗球子流落民间,成为近代一大悬案。年,这4颗夜明珠在西安被发现,并无偿献给国家。那么,夜明珠到底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在夜间会发出强烈而又绮丽的亮光呢?对此众说纷纭。据一些专家考证,夜明珠并不是像某些人所吹的那样神秘,而是几种特殊的矿物或岩石,经过人们加工后才变成圆珠形。夜明珠发出的光,并不像神话中传说的那样能把“龙宫照得如同白昼”。一些宝石学家认为,因为在夜明珠的萤石成分中混入了硫化砷,钻石中混入了碳氢化合物。白天,这两种物质能发生“激化”,到晚上再释放出能量,变成美丽的夜光,并且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持续发光,甚至永久发光。还有专家认为,夜明珠是一种萤石矿物,发光原因与它所含的稀土元素有关,是矿物内有关的电子移动所致。夜明珠还有许多奥秘,至今还没有被专家们了解。据说,有一种叫做水晶夜明珠的,能发出“火焰”般的夜光,但其中的发光物质究竟是什么?至今还不太清楚。总之,夜明珠至今仍是尚未彻底揭开的一个千古奇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bzl/7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手养孔雀鱼新买到的观赏鱼过温过水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