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这个寺庙的名字是一位印度国王,免费开
中国寺庙之名,常以山名、时代、封号来命名,但宁波有座,且只有印度国王命名,这便是阿育王寺。 阿育王寺建于金代,大约在公元年前,距离佛教进入中国只有余年的历史。一座有多年历史的古寺为什么会吸引众多外国人?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外国人的名字呢?"阿育王"这个名称到底是由什么来的?这里面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呢。阿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究其原因,是阿育王自己造成的! 如果问一位印度人谁是史上最着名的王,肯定会答曰:阿育王。因为阿育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任国王,在战国末期。关于这位古代印度教帝王的生平和事迹,在我国史学界已有所论及,但对他一生中取得的成就却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浅见。阿育王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几乎实现了全印度的统一,这是印度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接近于实现统一的王朝。 阿育王的人生很有传奇色彩,前半辈子是魔后半辈子是佛,一个人生活着两种极端的生活。年幼的阿育王因为相貌不美而受到父王的排挤,到处受到冷遇,皇位自然轮不上,但他却凭过人的胆略和嗜杀残暴的手段先后将兄弟姐妹们除去,硬夺皇位。 当上王以后,远征土地,吞并吞吃周围的许多领国而征战屠杀,一次就杀几十万。有一天,国王回到皇宫,看到一个叫阿育的大臣在流血,便下令将其杀死。阿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他知道自己做了坏事。他发誓要改恶从善。可转在于杀,一次阿育王亲眼目睹了他所制造的屠杀现场,心中幡然悔悟、罪恶感顿生,毅然停战改信佛教。 没有人知道阿育王怎么会完成这个转变。几乎在一夜间,这个嗜血成性的国王摇身一变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在他的影响下,印度社会出现了一种新的宗教——佛教,并由此引发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阿育王就是这场革命中最杰出的领袖之一。公元年爆发政变。他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实现和平和防止因他而引起的战争,同时也为了防止因他而引发的因他而导致的因他而造成的因他而带来的因他而产生的因他而出现的因他而死亡的因他而传播佛法。 佛教在其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地方性宗教之一。到了公元8世纪中叶以后,它的影响已遍及中亚、西亚、北非以及印度等地。公元9世纪,吐蕃王朝统治时期,佛教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宗教之一。阿育王奉佛为国教、广修庙、集四方僧人撰写佛经、派佛教使团到各国出使,包括王子、公主等。 佛教就是在阿育王宣传下很快发展成世界级宗教并开始传播到全世界。如今佛教已遍布世界五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各国人民共同信奉的信仰与生活方式。其中最为着名的是印度的佛塔和尼泊尔的寺院。阿育王又把佛祖舍利散落在各国,建石塔八万四千个贮藏起来,所以舍利塔又叫阿育王塔。 阿育王对佛教传播贡献极大,堪称继释迦牟尼之后的佛教第二大家。在他统治下建成并使用过许多佛塔,但最重要的还是其主持修建的佛光山大佛寺——阿育王寺塔群。该寺始建于公元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据查,这批舍利塔在中国古代有19处,大部分已动或已毁,留存下来的只有阿育王寺一座。 该寺地处宁波东郊,远离城市,平日游人极少涉足,独享宁静。这里的风景与一般城市不同:山峦起伏,云雾缭绕;古木参天,古树苍劲。这一切都使人感到一种神秘和神秘感。我想去看看它。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特意乘地铁去了,寺庙距离最近的地铁站1.5km,小三轮要的比较贵,我苦了囊中羞涩的心情,只好徒步去了。 也许走着去才是正确的选择,古代和尚云游天下,全是行脚僧嘛,何况目的地是阿育王寺呢,走着去更有意义。位于北京门头沟区西南约10公里处的大山子镇境内,有个叫阿育王庙的地方。它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这里风景秀丽。寺前矗立着4根高大的石柱,那就是赫赫有名的"阿育王柱".它高达十余米,柱头上立着4头背对而立的雄狮,气宇轩昂。 该寺位于山脚,四面环山,幽静幽静,为不可多得的修炼之地。当我走进这座寺院时,一股浓郁而清新的气息迎面扑来。它与周围的环境相比似乎显得有些冷清,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对佛教的喜爱和向往。出乎意料这里居然不收票,可以自由往来、寺庙建筑依坡就势,高低错落,现存殿宇多间,不缺清末时期老建筑。 到寺庙主园要走数分钟,沿途经过竹林、池塘和旧石碑等,葱郁葱郁之境,犹如置身江南园林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一个很特别的寺院——大慈岩大菩萨院。这也正是我国佛教圣地之一。它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该寺虽有印度国王的名字,但建筑风格还是中国的传统样式,沿中轴线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舍利殿和藏经楼。 凡是到过阿育王寺就跑到舍利塔前去了,当然我也不能幸免。这座建于公元7世纪初的佛塔坐落在北京西北郊八达岭长城脚下,始建于金代中期(年),距今已有近多年历史了。它是一座佛教艺术和建筑相结合的产物。石塔和寺院里那尊巨大的佛像——佛的形象,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个神圣的象征,因为它代表着佛的智慧与力量,所以当我看到那巨大的佛像时,就会联想到中国的佛,那就是被称为“佛陀真舍利”的阿育王寺! 唐朝诗人鉴真第三次东渡日本未果之后,曾经短暂住过阿育王寺的鉴真引来浙江一带的着名僧人纷至。 明代,朱元璋赐寺名为“阿育王禅寺”,被列为世界禅宗五山之一,舍利殿楣上的”妙胜之殿“匾是宋孝宗敕建,“佛顶光明之塔”竖额是宋高宗敕建,另外文人笔墨也不少,有苏轼写的《宸奎阁记》。 恰巧赶上舍利殿的改造,虽也见过舍利塔,但是它却用塑料泡沫裹着护着,没能窥见真面目,当然舍利塔一般并不常显山露水,往来香众只需了解舍利就足够。 阿育王寺东有座东塔,全身木质结构,该塔建造年代不详,并非早于明《育王山图》,显然起码为明代遗物。塔基原建于清代干隆年间,由于年久失修已荡然无存。该塔坐西朝东,高16.5米,塔身八面均以红色琉璃瓦覆顶。现存有年重建的朱色雅致、巍峨壮观的庙宇招牌。 香众参观舍利殿之后,往往要来这里绕着塔身走数圈,上三供奉香火,方可完满地离去。绕塔时,队伍里总有几个人围着,不是在看那几棵大树,就是在议论着什么。有的说,这塔多好呀!我看了看绕塔的群众,很多还都是僧人、尼姑,都是从外地赶来供奉佛祖舍利的,为的是心中信仰。 阿育王寺与世无争、毫无商业气息、甚至免费敬香,在中国庙宇里显得“另类”而质朴,也许最适合庙宇的样子!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bzl/7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延庆精品小区人气榜TOP10,你都了解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