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位师兄在后台留言“我在你们文章里看见一尊长着胡子的佛像,佛像还有胡子?”

一、有没有长胡子的佛像?

有的,比如莲花生大师佛像、黄财神佛像等。

《佛本行经》云:我自剃发已,须发皆尽,唯有二髭,虽剃不落。”《观佛三昧海经》云:“云何名观如来鼻相,……下者直至入佛髭中,围绕髭毛,令髭毛根有华开敷。云何观如来髭,诸髭毛端开敷三光紫绀红色,如是光明,直从口边旋颈上照。

长着胡子的莲花生大师佛像

产地:尼泊尔

材质:紫铜+鎏金

加持:已加持

尺寸:33cm

“髭”指的是嘴边的胡须,既然胡须已经在佛教经典里出现过,那么我们看到的某些佛像造像中有胡须,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早期佛教没有佛像,用物品代指佛

佛像有没有胡子,要从释迦牟尼佛有没有胡子说起。但在没有照相机、手机的时代,人们如何知晓他的长相?

金刚萨垛

产地:尼泊尔

材质:紫铜+鎏金

加持:已加持

尺寸:23cm

在释迦牟尼佛修行、悟道、涅槃后的若干年里是没有佛像的。佛教艺术初始于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刚开始人们只是用一些特定的物品来比拟释迦牟尼佛,例如相轮、宝座、伞盖、窣堵波、树、三宝,甚至释迦牟尼佛的足印等,而释迦牟尼佛本身的形象从未出现。更别提他的高矮胖瘦、发型肤色、形容举止......

三、人形佛像逐渐成为佛教主流

转眼进入公元1世纪,耆那教、婆罗门教已经可以将他们崇拜的蛇神、药叉等神仙造成神像。佛教借助他们成熟的造像技术把释迦牟尼佛以人形的形象呈现在世人眼前,与此同时还构建了佛教图像体系。

白度母

产地:尼泊尔

材质:紫铜+鎏金

加持:已加持

尺寸:26cm

后来,古印度造佛像技术渐渐演变成三大流派,西北部的犍陀罗、中部的秣菟罗、南部的阿马拉瓦蒂。

四臂观音

产地:尼泊尔

材质:紫铜+鎏金

加持:已加持

尺寸:23cm

犍陀罗地区的人并不知道释迦牟尼佛长相如何,只好把当时现有的神像组合起来造一个佛像。他们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光明的化身且充满无限智慧,于是用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的头部和罗马哲学家的身体组合成佛像。

长寿佛

产地:尼泊尔

材质:紫铜+鎏金

加持:已加持

尺寸:23cm

因此犍陀罗佛像和欧洲人极为相似,都是眉细长而弯,眼窝深,唇边有胡须,鼻梁与额头连成直线,顶上肉髻覆盖着波浪式卷发,头后光环多朴素无华,通肩式袈裟襞褶厚重。再后来犍陀罗佛像文化经中亚传入中国,为远东佛教艺术提供了最初的佛像模型,也就有了长胡子的佛像。

舍利塔

产地:尼泊尔

材质:紫铜+鎏金

加持:已加持

尺寸:26cm

三、有胡子的佛像正宗吗?

有人认为,佛像没有胡子和佛教的教义有关。因为从佛教角度看,性别仅限于六道众生。凡修成正果的佛、菩萨、罗汉等都超越了性别,无男女之分。所以佛教基本上是没有胡须的,但是有胡须的也并不违反佛教教义。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师兄们在浏览小程序时,会看见有胡子的佛像。这恰恰说明了大圣唐卡的佛像是不同于其他批量生产的佛像,而是有法可依、有法可循的,也说明了和大圣唐卡合作的尼泊尔释迦族艺人一直以来初心未改,仍然严格按照《度量经》手工制作佛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bzl/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