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上世纪60年代,上海邮递员组建的上
邮递员每天都要与自行车、摩托车打交道,受上海“大世界”精彩车技表演的启发,在上世纪60年代初,几个邮递员小伙子聚在一起开始练习车技,就这样上海邮电工人艺术团飞车队宣告成立,他们经常演出,很受到群众欢迎。送报员陈梅荣是上海邮电工人业余艺术团飞车队的创始人之一,他每天的工作是把电报送到每个客户手里,经过训练他已成为飞车队里的台柱子。 陈蓉芬是一名车工,她每天和钢铁、机械打交道,也许因为如此,她爱上了飞车表演,并且也加入到上海邮电工人业余艺术团飞车队进行训练、表演。 在两米高的台架上,停放一辆自行车,四面无依无靠,陈蓉芬在车上神情自若地表演平衡技巧。自加入飞车队以来,陈蓉芬刻苦训练,成绩突出。 干钳工是个力气活儿,运锉、挥锤或者旋动板手,看似轻松,其实很辛苦。奚鹏华是个爱动脑子的年轻人,通过不断观察,他掌握了电报机的修理技术。 “飞草帽”是团里的主要节目之一,很受观众好评。在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节目质量上,奚鹏华如同对待自己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勤勤恳恳。 “孔雀开屏”是集体车技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组技巧动作,是把新兴的车技与传统的叠罗汉结合起来进行表演。这些业余的车技演员经过磨练终于掌握并完成了这个表演。(图片来源:人民画报中国专题图库)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shabdfsz.com/zgnmbtl/7316.html
- 上一篇文章: 花鸟画圣洁的白孔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